阅读量:26
提升Linux MariaDB的安全性是一个多方面的过程,涉及配置、权限管理、防火墙设置等多个方面。以下是一些关键步骤和建议:
安全安装和配置
- 设置强密码:在安装MariaDB时,通过
mysql_secure_installation
脚本设置root密码和其他安全选项,如删除匿名用户、禁止远程root登录、删除测试数据库等。 - 绑定到Loopback地址:在配置文件中添加
bind-address 127.0.0.1
,限制MariaDB只接受来自本地主机的连接。 - 禁用LOCAL INFILE:在配置文件中添加
local-infile=0
,防止MariaDB访问底层文件系统。 - 修改默认端口:更改MariaDB的默认端口(如3306)以减少被猜测的风险。
- 启用日志记录:开启MySQL日志功能,以便于追踪和审计。
权限和访问控制
- 最小权限原则:普通用户不得使用root权限,sudo仅赋予必要操作。配置
/etc/sudoers
限定命令执行范围。 - 限制网络访问:只允许必要的主机访问MariaDB,使用防火墙规则或MariaDB的访问控制列表(ACL)。
- 删除默认的test数据库:删除任何人都可以访问的test数据库。
- 配置用户权限:为每个应用设置特定的数据库用户,避免过度授权。
防火墙配置
- 使用
firewalld
或iptables
规则限制访问来源。保持SELinux开启(Enforcing模式),并针对应用配置合适的策略。。
数据加密和审计
- SSL/TLS加密连接:使用SSL/TLS加密连接来保护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。
- 数据加密:支持对存储的数据进行加密,保护数据的机密性。
- 审计日志:记录数据库的所有访问和操作,便于安全审计和问题追踪。
定期更新和维护
- 定期修改密码:定期修改数据库密码,以防止长期跟踪。
- 更新MariaDB版本:保持MariaDB的版本是最新的,及时应用安全更新和补丁。
其他安全措施
- 禁用MySQL shell历史记录:删除或重定向MySQL shell的历史记录文件,以防止密码泄露。
- 使用安全插件和库:利用MariaDB提供的安全插件,如验证客户端连接和密码校验。
通过上述措施,可以有效地加固MariaDB在Linux系统上的安全性,保护数据库免受各种网络攻击和安全威胁。